7月21日至22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与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在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联合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村镇调研等形式,深入探索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新路径,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与创新动能。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占伟,党委委员、副院长刘义国亲自带队参加活动,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董事长魏祥圣,研发总监王志远、人力资源部经理史伟利、董事长助理韩博慧分别陪同活动。
校企深度融合,共探绿色农业新路径。活动首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占伟,党委委员、副院长刘义国率12名学生走进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师生们深入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微生物肥料从原料到成品的蜕变过程,记录下每一道工序的精密与高效。在生物肥应用示范基地,绿意盎然的作物见证了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师生们纷纷举起相机,定格这份生机与希望。座谈会上,山东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董事长魏祥圣分享了企业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故事。通过自主研发的微生物PGPR技术及细胞冷压裂解技术,企业成功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效微生物有机肥,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更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吃干榨净、变废为宝”,构建起“收集-处理-再利用”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这一模式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也为校企合作开辟了新思路。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占伟表示:“此次与山东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的合作,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期待通过交流碰撞出更多创新火花,共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青岛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院长刘义国说:“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化双方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村镇实地调研,解码乡村振兴多元化模式。次日,实践团分别赴喻屯镇王军庄村、杜海村,开展了一场“接地气”的村镇调研。在王军庄村,团队与村两委深入交流,了解微生物肥推广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村民们纷纷表示,使用微生物肥后,土壤质量明显改善,作物产量稳步提升,绿色农业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在杜海村,村委会议室里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交流会在此举行,村委干部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分享乡村发展的经验与智慧。在村镇公共场所,师生们与村民亲切互动,倾听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真切感受,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记录下了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青春筑梦乡村,实践成果丰硕。此次实践调研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场青春的奉献之歌。通过“企业技术解析+村镇产业诊断”的双线调研模式,实践团形成了技术适配性报告、产业模式对比库及校企协同清单等一系列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
企业担当显本色,生态循环引领未来。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企业,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企业不仅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能规模,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带动就业、促进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企业力量。魏祥圣董事长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计划新增更多乡村应用示范基地,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户,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此次实践调研活动,不仅见证了校企合作的深厚情谊,更展现了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无限可能。随着“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的不断深入,一幅以生态循环为底色、以科技人才为笔锋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等待着更多人来共同书写新的篇章。
文字:韩博慧
排版:刘慧昕